首页 > 文章详情

关于“ 80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的社会评价与自我认知

作者:
钟晓华
出版日期:
2015年5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9160字
所属图书:
同济社会学评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80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并对其进行了社会评价与自我认知研究。文章指出,“80后”作为一代人的社会属性是由其特殊的成长环境和社会背景所决定的,这些因素包括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进程等。通过对“80后”大学生的生活态度、理想追求以及对社会变迁的反应进行分析,文章揭示了这一代人在价值观、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独特性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此外,文章还探讨了“80后”群体的定义、社会属性及其形成的复杂背景,并强调了对“80后”群体的研究不仅是青年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察中国社会转型期特征的关键视角。
关键词:

政治研究大学生评价 

作者简介:

钟晓华: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社会学。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与界定
  • 1.“80后”是否能成为独立分析单位
  • 2.如何界定“80后”
  • 3.什么是“80后”现象
  • 4.本文的研究对象的界定
  • 5.关于研究方法的说明
关于“80后”价值取向的研究社会评价
  • 1.父辈评价
  • 2.媒体评价
  • 3.学界评价
“80后”对于价值取向的自我认知
  • 1.有显著差异的一代——“妖魔化”他评与“理性化”自述
  • 2.断裂的代际关系——社会评价机制的断层与生活际遇的分化
  • 3.矛盾的认知情境——弱化的正统教育以及多元的大众文化
  • 4.理性的认知情感——目标功利化与政治疏离感
  • 5.趋于自觉的政治参与行为——理性的民族精神及“应压效应”
  • 6.边际人格矛盾——未定型却趋于平滑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