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从20年铅排放谈预警机制的建立

作者:
程红光 陈嘉奇
出版日期:
2013年4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6924字
所属图书:
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年来,我国连续发生多起特大重金属污染事故,对公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已发生的30起铅污染事件,多数是由于有色金属冶炼和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废气违规排放和卫生防护距离内人群未按规定搬迁所致。由于铅具有长期积累的特点,在人群不良反应和临床表现不明显时,血铅是诊断铅接触和铅中毒的主要指标。现阶段,燃煤和有色冶金是我国最主要的铅排放源。根据我国铅排放和铅的健康影响特点,笔者提出,建立基于生物标志物检测的环境健康风险预警机制,是我国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和管理机制的重点。
关键词:

铅污染事件血铅大气铅排放预警机制

作者简介:

程红光: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嘉奇: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博士。

文章目录
·我国铅污染环境健康事件及其爆发的主要原因
·血铅水平是评价铅污染环境健康状况的主要标准
·大气铅污染是铅暴露的主要形式
建立基于生物标志物检测的风险预警机制
  • 1.结合生物标志物监测,建立重金属环境健康风险监测机制
  • 2.加强有关部门的密切合作,建立健全社会风险评价机制,从源头上预防突发事件
  • 3.加强推进信息公开,增强公民的环境健康风险意识,确立社会组织在环境健康监管中的监督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