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甘肃省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作者:
马东平
出版日期:
2014年1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9697字
所属图书:
甘肃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201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13年甘肃民族地区按照甘肃省和民族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围绕着把甘肃建成“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的目标,经济总量平稳较快增长,劳务经济蓬勃发展,教育体系得到优化,民生得到改善,扶贫展开了攻坚战;但同时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仍然是甘肃的“短板”,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口整体文化素质较低、贫困、生态被破坏等现状仍然存在。所以,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注重社会事业建设、促进物质资本形成、开发人力资源和加强生态建设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社会发展民族地区甘肃

作者简介:

马东平:女,回族,博士,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民族社会学、民俗学。

文章目录
甘肃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现状
  • (一)经济总量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 (二)大量释放剩余劳动力,劳务经济蓬勃发展
  • (三)优化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 (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不断改善民生
  • (五)推进“两个共同”示范建设进程,为发展注入动力
  • (六)以民族地区扶贫为着力点,展开新一轮扶贫攻坚战
  • (七)加强民族宗教人士学习考察,促进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甘肃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 (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仍然是甘肃省发展中的“短板”
  • (二)相对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民族特色经济做大做强
  • (三)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低仍然是制约民族地区发展的因素
  • (四)摆脱贫困及其相关问题成为民族地区“中国梦”的起点
  • (五)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威胁着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
  • (六)加强社会治理,使民族地区在稳定的前提下得到发展任重而道远
甘肃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预测与建议
  • (一)注重建设基础设施,提升发展能力
  • (二)注重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 (三)注重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 (四)利用多种途径,促成物质资本的形成
  • (五)壮大人才资源,促进科技创新
  • (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筑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