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瞄准解困、攻坚脱贫”的创新与实践——山东省乐陵市“村级扶贫专岗”调研思考

作者:
吴天龙 习银生 梁腾坚 方秀英 孙川东 霍雨佳 王凤亭 高鸣 庄家煜 胡振通
出版日期:
2019年7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字数:
7231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田野观察(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贫与困是一对孪生体,脱贫不易,解困更难。脱贫攻坚,所攻之坚有二:一是局部地区的深度贫困,需要综合施策,长期发力;二是整体面上的特困需求,只要方法对头,立马见效。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以来,各方力量主要聚焦于局部地区的脱贫,整体面上的解困问题尚未引起足够关注。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在扶贫工作中普遍面临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就是解决特殊困难群体的特殊需求问题。据山东省德州市调查,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失能半失能人口占85%,其中更以孤寡独居(2185人)、瘫痪(231人)、精神疾病(105人)、失明(17人)人员居多。据此推算,全国农村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贫困人口约有3700万人(民政部2018年2月统计月报显示,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3940.6万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为460.4万人,合计4401.0万人)。他们人穷、身残、志短,生活无助,长期以来只得到一些经济上的救助,生活上、精神上都远离社会。历史在他们身上停留太久,如何解决这类人群的特困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跟上时代,是扶贫工作眼下最需要关注和最难攻取的“坚中之坚”。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吴天龙: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习银生: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梁腾坚: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方秀英:北京市佟麟阁中学

孙川东: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霍雨佳: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凤亭: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高鸣: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庄家煜: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胡振通: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文章目录
主要做法
  • 1.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雇用有劳动能力和服务意愿的贫困户,就近帮扶需要服务而且希望接受服务的贫困户
  • 2.政府搭台牵线,在自愿的前提下,通过互选的方式完成服务对接
  • 3.建立网格化联系管理平台和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县-乡-村”纵向协调和多部门横向联合的运行机制
  • 4.政策资金和社会资金多元注入,放宽上岗年龄限制
经验及价值
  • 1.合适的人与适合的事有机结合
  • 2.脱贫与解困有机结合
  • 3.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有机结合
  • 4.服务他人与提升自身有机结合
  • 5.扶智、扶志与扶制有机结合
  • 6.花小钱与办大事有机结合
  • 7.开发就地就业与开发家园红利有机结合
  • 8.激发个体活力与激发群体活力有机结合
  • 9.创设公益专岗与弘扬孝善文化有机结合
  • 10.脱贫攻坚与社会治理有机结合
对乐陵市村级扶贫专岗运行机理的再思考
  • 1.在恰当的时间窗口找到了合适的发力点
  • 2.在激发内生动力的同时兼顾各方利益,实现了新的平衡
  • 3.遵循“乡土逻辑”,发挥了熟人间信息通畅、重复博弈等天然优势
·结论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