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城市社会保障体制中国家、市场、社会责任之变迁

作者:
胡勇慧
出版日期:
2014年4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2557字
所属图书:
中国城市管理报告(201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结构向市场经济结构的转型,城市社会保障体制也历经了诸多变革。在不同时期,城市社会保障中国家、市场、社会的责任也随之变迁。计划经济时期,国家承担了城市社会保障的主体责任;转型期早期,国家从社会保障事务中剥离转而引入市场原则;转型期后期直到现在,在国家角色回归的同时社会力量逐渐介入社会保障事务。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社会保障体制,需要厘清国家、市场、社会各自责任的制度关系。通过优化家庭责任、开拓市场保障机制、健全政府管理、动员社会参与等各类体制机制的系统性、科学性安排,才能形成发挥各方优势、弥补彼此不足的多元治理格局,从而为中国可持续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社会秩序。

关键词:

城市社会保障社会市场国家

作者简介:

胡勇慧:北京城市学院副教授,社会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社会组织。

文章目录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社会保障体制
  • (一)社会保险
  • (二)社会福利
  • (三)社会救济
  • (四)优抚安置
转型期的城市社会保障体制
  • (一)政府抽离与市场推进
  • (二)政府角色回归
  • (三)社会角色重建
当前问题与解决路径
  • (一)加大国家投入,提高保障和待遇水平
  • (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加强执行监督
  • (三)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