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旅游发展中族群文化的“再地方化”与“去地方化”——以丽江纳西族义尚社区为例

作者:
孙九霞 马涛
出版日期:
2013年8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3157字
所属图书:
旅游人类学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旅游发展对族群文化的影响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热点问题。在现代浪潮下族群传统文化面临解构与重构、全球化对地方性具有消解作用的背景下,这样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采用人类学“去地方化”和“再地方化”的概念作为理论工具,选择丽江市古城区内的义尚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族群文化“去地方化”和“再地方化”的表征,发现旅游平缓发展为义尚社区族群文化带来“再地方化”与“去地方化”交织的局面;旅游发展与社区内各利益主体的集体选择是社区族群文化“去地方化”和“再地方化”的两个重要因素。最后,本文探讨了族群文化“去地方化”与“再地方化”在不同社区的表征差异,并认为旅游的发展并不会完全破坏社区族群文化,也不会抹杀地方的地方性。学术界关于旅游是引起“无地方性”与“非地方”原因的论断是值得商榷的。

关键词:

族群文化义尚社区去地方化再地方化

作者简介:

孙九霞:0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工作于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任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旅游规划与管理系副主任,主要讲授《旅游社会学与人类学》《社区旅游》《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等课程,研究方向为旅游人类学、旅游社会学、社区旅游与社区参与、旅游与族群关系等。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研究课题。目前是中国民族学会汉民族分会理事、广东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社会学会理事,具有深厚的人类学、社会学学术背景。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专著2部。学术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

马涛: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 (一)现实背景
  • (二)相关文献
  •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义尚社区概况及其旅游发展
义尚社区纳西族文化的“去地方化”与“再地方化”
  • (一)建筑发生了明显的“再地方化”
  • (二)服饰成为纳西族身份的象征
  • (三)旅游的发展加剧了语言的“去地方化”
  • (四)民间组织的复兴
  • (五)骄傲“纳西人”族群认同的逐渐凸显
结论与讨论
  • (一)旅游适度发展下义尚社区“去地方化”与“再地方化”的并存
  • (二)旅游发展与社区内各利益主体的集体选择是社区族群文化“去地方化”和“再地方化”的原因
  • (三)族群文化的“去地方化”与“再地方化”在不同社区的表征差异
  • (四)旅游发展的程度与“无地方性”“非地方”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