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城市社会管理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作者:
马晓燕
出版日期:
2014年4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8105字
所属图书:
中国城市管理报告(201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资源也是各级政府进行科学决策和社会管理的重要依据。针对“数出多门”、信息失真的现实问题,北京市海淀区以公安系统的“实有人口、实有房屋”信息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完善的“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实有用工”信息采集体系,搭建起城市统一完备的“四个实有”信息平台,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关键词:

社会管理实有人口信息平台

作者简介:

马晓燕: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教授,社会学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综合治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与社区研究、社会安全与社会治理。出版《移民适应的行为策略研究——望京韩国人的创业史》《政党与现代社会发展》等著作,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或参与完成“超大型城市韧性社区建设研究”“首都社会安全事件应急能力建设研究”“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研究”等多项课题。课题报告多次获得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性批示。研究成果受《中国新闻周刊》《环球时报》专访,《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新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文章目录
城市社会管理基础信息工作的意义和现状
  • 1.人口与社会结构变化对创新城市社会管理的理念提出了新挑战
  • 2.城市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对创新城市社会管理的手段提出新要求
海淀区“四个实有”信息平台的目标架构
  • 1.实有人口数据库
  • 2.实有房屋数据库
  • 3.实有单位数据库
  • 4.实有用工数据库
海淀区“四个实有”信息平台建设的工作体系
  • 1.组织管理机构
  • 2.工作体系
  • 3.工作运行模式
海淀区“四个实有”信息平台运行机制
  • (一)数据库信息采集机制
  • (二)数据库信息共享机制
  • (三)数据库信息应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