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主体性的辩证法

作者:
李昀
出版日期:
2012年9月
报告页数:
39页
报告字数:
34308字
所属图书:
“否定性辩证法”视域中的“女性”主体性重构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认为对比克里斯蒂娃和德里达、巴特勒两位与她有着密切联系的理论家,可以进一步澄清克里斯蒂娃和阿多诺的思路,为后结构主义语境中的主体性重构扫清道路。通过对比,本文指出片面强调问题的任何一方,都可能带来代理权的僵局,只有关联一种辩证的否定性才能维持女性特质的“主体”的代理权,让差异进入社会实践的领域。
关键词:

差异女性主义主体性同一性辩证法

作者简介:

李昀:女,生于1972年,博士/副教授,200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中山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主要从事当代西方文学/文化批评研究,以主体性为关键词,广泛涉猎各种理论文本,如女性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等。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差异无尽的游荡
·第二节 同一性变换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