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新中国成立到1960年:中国农村人口增长的第一个高峰

作者:
汤兆云
出版日期:
2019年5月
报告页数:
39页
报告字数:
30336字
所属图书:
新中国农村人口政策及其演变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及医疗事业的进步,中国人口增长出现了历史上不曾有过的高速度。相应的,中国农村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的过程。如前文所述,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农村人口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本章着重介绍新中国成立到1960年,中国农村人口增长的第一个高峰。
关键词:

人口增长人口问题年龄结构生育率节制生育

作者简介:

汤兆云:汤兆云,博士,华侨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社会学。邮政编码:362021联系电话:13599746068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口状况
  • 人口总量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 人口的自然变动呈现加快的趋势
  • 妇女的生育率呈现提高的趋势
  • 人口年龄结构属于年轻型
  • 人口再生产类型开始出现了转变的趋势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于节育的规定对农村人口的影响
第三节 1954~1958年关于人口问题的讨论
  • 节制生育气氛的酝酿和形成
  • 1954~1957年关于人口问题的大讨论
  • 1954~1957年关于人口问题大讨论的意义
·第四节 1949~1958年中国农村人口增长情况
第五节 三年困难时期的中国农村人口状况
  • 三年困难时期的农村人口形势
  • 三年困难时期对农村人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