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择偶观
作者:
尚会鹏
出版日期:
2018年1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0396字
所属图书:
中国人的婚姻、婚俗与性爱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1.56-68
尚会鹏
摘要:
西村青年的择偶观随着传统婚姻向现代婚姻的过渡而改变。传统村落中的婚姻更重视生育价值、劳动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而轻视审美价值、爱情价值,具有实际、理性、慎重的特点,男子对女子偏重个人相貌和品格,女子对男子的标准偏重家庭背景和能力。自20年代80年代以来,村庄的经济发展和电视、广播、电影、城市新生活方式的渲染都促使青年择偶标准发生变化,主要表现有更加重视个人条件、更加注重感情因素、更加重视学历技能、择偶审美更接近城里人。
关键词:
择偶观念
择偶价值
审美观
作者简介:
尚会鹏: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非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与国际关系、心理文化学、国际政治理论、日本社会与文化、南亚社会与文化。
相关报告
走进青年择偶研究
文章目录
·
传统婚姻中理想的配偶条件
·
择偶观的变化及其原因
·
个案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