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婚前交往
作者:
尚会鹏
出版日期:
2018年1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9493字
所属图书:
中国人的婚姻、婚俗与性爱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1.69-81
尚会鹏
摘要:
在西村,20世纪70到90年代,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媒体如电视电影广播的影响、女性活动范围扩大、女性交往能力的提高都推动着婚姻从“无交往婚”向“交往婚”发展。男女婚前接触交往借助于几种新的民俗形式而进行,这一历史进步既使得青年与异性的交往能力提高,也使得人们更容易发现婚约中被隐瞒的诸多问题,增加了婚姻缔结过程中个人选择的机会。由于传统村落的社会舆论对婚前交往还不够宽容,这一改变的发展有限,仍需人口流动增加、村落开放、教育水平提高等因素推动进行。
关键词:
民俗
婚前交往
婚姻模式
作者简介:
尚会鹏: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非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与国际关系、心理文化学、国际政治理论、日本社会与文化、南亚社会与文化。
相关报告
闹房习俗的变化与当代中国婚俗的整合问题
招婿婚
巴西青年的性和生育
广西达腊屯的婚姻与家庭
民俗与宗教
安徽省钱庙村的文化和习俗
北锅盔村内生结构的主体
北锅盔村文化的变迁
以礼而治:占里村的文化习俗
武陵山片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生态
文章目录
·
婚前交往的变化及其原因
·
婚前交往的形式
·
婚前交往的进步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