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婚礼的特点:嬉闹
作者:
尚会鹏
出版日期:
2018年1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2476字
所属图书:
中国人的婚姻、婚俗与性爱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1.82-98
尚会鹏
摘要:
西村的婚礼具有“嬉闹”的特点,嬉闹氛围贯穿婚礼始终。婚礼上人们利用服装、配饰的色彩、婚礼音乐、鞭炮等物营造嬉闹氛围,从迎亲到成亲中的多个琐碎礼节里均显现出热闹、嬉闹的气氛,尽管具体的步骤随时代变迁而有轻微改动,但嬉闹氛围始终不变。这是由于,中国人没有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因此婚礼不具有宗教意义而仅仅作为人际关系的一次展示,中国婚礼的“嬉闹”特点反映出中国人重实际、重人伦、热情、乐观的特性。
关键词:
民俗
家庭关系
人际关系
婚礼仪式
作者简介:
尚会鹏: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非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与国际关系、心理文化学、国际政治理论、日本社会与文化、南亚社会与文化。
相关报告
婚礼上的随礼
个人、家庭和国家利益冲突下的婚礼仪式
农转居社区的空间生产
人缘:中国人舞台生活的秩序
良好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状态
白领青年的人际关系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对北京IT行业8名白领青年的深度访谈
社会资本本土化综合测量体系的描述和进程
农村女犯人的纠纷:重回生活世界
北京居民人际关系认知调查
社会交往中的情与理
文章目录
嬉闹气氛的营造
(一)色彩
(二)音乐
(三)鞭炮
·
“迎亲”之“闹”
·
“拜天地”之“闹”
·
“磕头”之“闹”
·
婚礼为什么有“闹”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