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慈善为民,公益同行——广州市公益慈善事业发展2017年度综述

作者:
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
出版日期:
2019年3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字数:
22464字
所属图书:
广州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颁布一周年之际,广州市做出了深化“羊城慈善为民”行动、创建全国“慈善之城”的决策部署。在建设“慈善之城”的过程中,广州市搭建了政府、慈善组织、企业、市民之间的合作平台,广泛地激发了民间慈善活力,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组织运作、社会参与、人人共享的创建“慈善之城”运作机制。2017年,广州市制定了五项慈善政策法规,完善了七大慈善平台,实施了六项慈善服务计划,推出了六大慈善文化标志。经过一年的努力,广州市公益慈善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新气象,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当前,广州市公益慈善事业还存在不足:申报慈善组织的积极性有待提升,相对缺乏全国性慈善组织和知名项目,慈善创新有待进一步探索。针对这些问题,广州市在今后要以党建为引领,以政府为主导,以创新为驱动,促进广州市公益慈善事业迈上新的台阶,将广州市打造成国际慈善枢纽平台。

关键词:

公益慈善社会治理政府领导慈善之城

作者简介:

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

文章目录
·现代社会治理格局构建进程中的广州慈善事业发展
广州模式:协同创建“慈善之城”
  • (一)多元主体共建
  • (二)慈善监督共治
  • (三)慈善成果共享
广州实践:实施“慈善+”战略, 深化“羊城慈善为民”行动
  • (一)制定五项慈善政策法规,进一步优化慈善事业发展环境
  • (二)完善七大慈善平台,进一步畅通公众参与慈善活动渠道
  • (三)实施六项慈善服务计划,进一步增强慈善为民行动实效
  • (四)推出六大慈善文化标志,进一步提升“慈善之城”影响力
广州经验:共建共治共享“慈善之城”
  • (一)政策完备,切实提高法治慈善建设水平
  • (二)加强管理,打造全面综合慈善监管体系
  • (三)技术赋权,充分借力“慈善+互联网”战略
  • (四)文化引领,营造浓厚慈善文化氛围
  • (五)社区为本,引导慈善服务基层群众
  • (六)全民参与,人人慈善为人人
存在问题与不足
  • (一)慈善组织申报积极性有待提升,《慈善法》落地和衔接有待完善
  • (二)广州慈善事业基础良好,氛围活跃,但相对缺乏全国性品牌慈善组织和知名项目
  • (三)慈善创新有待进一步探索
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
  • (一)党建引领,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 (二)政府主导,健全慈善事业发展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
  • (三)创新驱动,进一步引领慈善事业发展前沿
  • (四)下沉基层,推动慈善事业发挥社区治理功能
  • (五)跨界协同,引入多元力量共筑“慈善之城”
  • (六)加大宣传,让现代慈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新传统
  • (七)引领全球,将广州打造成国际慈善枢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