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跨境民族研究和认同理论述评

作者:
谷禾
出版日期:
2017年9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20556字
所属图书:
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关于跨境民族的界定,是近年来学界的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反映出不同理论视角和不同社会历史背景的差异。当前,国内关于跨境民族的研究,不同的学科研究侧重点各不相同,身份认同研究是较为新颖的视角。身份认同理论源于西方人类学的“族群”认同理论,目前的认同理论趋于综合化,重视历史文化和社会机制的共同作用。为适应中国民族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现实,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对研究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身份认同的变动过程中,不同形态之间的身份认同关系极为引人关注,学者们集中关注以民族认同和宗教认同为主要形式的文化认同与国家政治认同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身份认同宗教认同民族认同跨境民族不同形态

作者简介:

谷禾:彝族,1978年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边疆民族问题、移民问题、社区治理问题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规划项目、云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云南省省院合作项目、云南省教育规划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在CSSCI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讨论与跨境民族研究
  • 民族和族群
  • 跨境民族研究
第二节 身份认同理论
  • 身份认同的内涵
  • 认同理论
  • 国家机制与身份认同
  • 不同形态的身份认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