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性、爱情与婚姻
作者:
尚会鹏
出版日期:
2018年1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1909字
所属图书:
中国人的婚姻、婚俗与性爱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1.125-140
尚会鹏
摘要:
许烺光的假设认为中国传统婚姻中性与感情处于高度分化的状态,感情中排除了生物因素,群体的凝聚更多是以高度分化的感情为纽带。本章节中用到问卷调查法和观察访谈法来验证许氏假设,从维持婚主要条件、性魅力、婚外情、婚前性关系、卖淫问题、“潜性欲”、夫妻关系与亲属关系这七个方面来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问题、观察内容,最后研究调查结果表明,问卷调查结果不符合许氏假说,而访谈观察符合许氏假说,其中问卷调查法对于西村的研究存在较大局限性。
关键词:
婚姻
夫妻关系
性
感情模式
感情分化
作者简介:
尚会鹏: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非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与国际关系、心理文化学、国际政治理论、日本社会与文化、南亚社会与文化。
相关报告
谈我国夫妻分居制度的建立
ZRH访谈记录
剪不断理还乱:男受刑人婚姻关系影响机制初探
本质还是建构?——一个乡村女人“破鞋”称谓的由来
就近城镇化背景下的亲属关系
中医心理对家庭和谐关系认知与行为的影响研究
空巢家庭夫妻关系与婚姻质量
婚姻与社会
《农民工家庭的性别政治》概述
从核心家庭本位迈向个体本位——关于农村夫妻关系与家庭结构变动的研究
文章目录
·
一个关于性与感情模式的假设
·
问卷调查法的验证
·
访谈与观察法的验证
·
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