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2012~2013年甘肃省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作者:
马东平
出版日期:
2013年1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9569字
所属图书:
甘肃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201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01.99-112
包晓霞
安文华
摘要:
2012年甘肃民族地区抓住政策叠加机遇,围绕把甘肃建成“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实现了经济总量平稳增长、固定投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社会事业建设力度加大、社会局面团结和谐。但同时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小、产业结构内部不平衡、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贫困和不稳定困扰发展的现状仍然存在。2013年民族地区需要整合挖掘扶持政策的催化作用,注重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创新对口支援和帮扶的形式和途径,加强对外开放,培育民族内源性发展动力和机制,保持稳定发展的社会局面。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社会发展形势
甘肃
作者简介:
马东平:
女,回族,博士,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民族社会学、民俗学。
相关报告
甘肃省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甘肃省民族地区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新常态下的社会体制改革——2014~2015年黑龙江省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及其对社会建设的主观评价调查
甘肃省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分析与预测(2012~2014)
甘肃人口老龄化的现状、问题与原因分析(2005~2014)
甘肃省农村医疗改革研究
甘肃省低收入群体生活状况调查分析
“富民兴陇”战略开启幸福美好新甘肃建设——2012~2013年甘肃省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2~2013年甘肃省环境保护形势分析
文章目录
甘肃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现状
(一)经济总量平稳增长,固定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劳务输出经济蓬勃发展
(三)教育体系日趋完备,教育资源分布逐步均衡
(四)社会事业建设力度加大,基本民生得到改善
(五)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不断创新民族地区社会管理模式
(六)依托“两个共同”示范区和“联村联户”,带动各项事业不断深入发展
甘肃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小,与全省平均水平比差距继续存在
(二)产业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特色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三)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态承载压力加大
(四)社会整体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事业及民生改善有待着力推进
(五)贫困问题突出,绝大多数民族地区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
(六)民族地区总体稳定,但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因素继续存在
甘肃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预测与建议
(一)扶持政策叠加下民族地区将更快发展,但需要挖掘政策的落实途径、发挥政策的催化作用
(二)着力扶持色优势产业,促进自我发展能力
(三)落实对口支援政策,创新支援和帮扶的形式和途径
(四)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区域甚至国际合作
(五)培育民族内源性发展动力和机制是民族地区特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六)协调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仍然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