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基层群众自治中的协商民主探讨
作者:
刘明君
武晓雅
出版日期:
2010年9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7156字
所属图书:
社区民主与社会和谐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09.90-99
李腊生
李金红
摘要: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仍然普遍存在,农民仍然没有能力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这些问题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积极探索出一条村民自治建设的有效路径,创新乡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促进乡村地区的稳定发展,是中国乡村治理所面临的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而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在中国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共鸣”,使他们在分析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治理问题时“情不自禁”地将目光投向了协商民主理论,同时在一些地方开始进行了协商民主的尝试。因此我们有必要将协商民主在乡村治理中的实践做一个研究,力求探索出一种创新和完善中国乡村群众自治制度的有效路径,筑起一道乡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崭新平台。
关键词:
制约因素
协商民主
群众自治
乡村治理
基层群众
作者简介:
刘明君:
三峡大学政法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建设责任人。
武晓雅:
三峡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相关报告
小区“微治理” 基层新变化
政府促进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治理的行动(1995~2009)
创新社区治理,缔造海沧样本
开创“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局面
2013~2014年山东省城乡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状况及预测
甘肃省社会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调查与分析
中国民族生态文明发展报告
东北三省农民增收问题现状及途径
安徽省郎溪县家庭农场调研报告
小岗村社会发展报告
文章目录
·
协商民主理论的内涵及其在中国的孕育与发展
·
协商民主用于乡村治理中的可行性
·
协商民主在乡村治理中的实践特色
·
当前协商民主在乡村治理中的制约因素
·
探索和实现乡村治理中的协商民主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