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高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定位研究初探

作者:
邹学银 陶书毅 王颖
出版日期:
2014年6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3122字
所属图书:
社会服务研究(第一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从就业现状、人才培养现状和人才培养需求等方面探讨了高职社会工作教育现状,高职社会工作教育的对口就业率偏低,且对口就业集中在社区服务领域;毕业生具有踏实勤奋的优点与技能知识不足的缺陷;高职社会工作教育应加强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伦理,应对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人才供需矛盾,将技能实践与理论知识更好地结合。最后,本文从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设置和课程设计等方面对高职社会工作教育定位进行了探索和建议。

关键词:

定位社会工作高等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

邹学银:邹学银,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社会政策。

陶书毅:陶书毅,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助教,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行政。

王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社区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城市社会学、社区与组织、社会结构,著有《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的社团组织》(合著,1993)、《新集体主义:乡村社会的再组织》(1996)、《城市社会学》(2005)等。

文章目录
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二)我国不同层次社会工作教育定位的比较
  • (三)研究方法
结果与分析
  • (一)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往届毕业生就业现状
  • (二)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应届生人才培养现状
  • (三)从用人单位的视角看高职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需求
对高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定位的反思
  • (一)参考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来设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 (二)在教学管理上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和伦理的培养
  • (三)细化专业培养方向,缓解学校与用人单位间的人才供需矛盾
  • (四)课程设计应注意避免“假、大、空”,力争做到“少而精”
  • (五)专业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