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从“群众参与”到“公民参与”——转型期中国社区参与模式的“革命性”转变

作者:
张星 虞崇胜
出版日期:
2010年9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8731字
所属图书:
社区民主与社会和谐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章通过对概念的分析和对中国社区参与模式的历史和现状的考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社区参与的主体应该是具有独立政治人格和独立政治行为能力的“公民”,而不是缺乏独立政治人格和平等政治地位的“群众”;建立在国家与社会高度统一、国家对资源的高度控制和垄断基础上的“群众参与”往往是出于国家政权建设的需要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社会整合和社会控制的需要;而在社会转型期,传统的建立在国家和社会高度统一、国家掌握各种资源分配的社会政治体制下的参与模式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难以为继,政治、社会、经济的诸般变化要求社区参与模式的“革命性”变革,即从“群众参与”走向“公民参与”。
关键词:

转型期群众参与公民参与中国社区参与模式“革命性”转变

作者简介:

张星: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虞崇胜:武汉大学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目录
·“群众”、“公民”与“社区自治” 概念分析及相互关系
·传统的社区参与模式——群众参与
新时期社区参与模式的创新——“公民参与”
  • 1.民主政治的发展使群众参与模式失去了赖以维持和继续的政治基础,使公民参与模式获得了成长的空间
  • 2.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使群众参与模式失去了赖以维持和继续的经济基础,使公民参与获得了赖以存在和推进的经济基础
  • 3.经济改革的深入使公民的利益意识和权利意识觉醒,使群众参与模式失去了赖以维持和继续的社会基础,使公民参与获得了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 4.社区的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群众参与模式失去了赖以维持和继续的组织基础,使公民参与的形成和发展有更好的组织基础和社会环境
  • 5.新兴社区组织的兴起,对传统的社区参与模式、方式和路径构成挑战,为公民参与提供了更广泛的参与场所和更多样的参与路径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