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闹房习俗的社会功能
作者:
尚会鹏
出版日期:
2018年1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1126字
所属图书:
中国人的婚姻、婚俗与性爱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1.269-281
尚会鹏
摘要:
闹婚习俗作为婚礼仪式的一部分,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表达出在其他婚礼仪式上没有或不便说出口的愿望的机会,具有社会功能、娱乐功能和祝愿功能。这一习俗的存在,既是由于传统中国婚姻缺乏婚前交往,新人需要通过此仪式熟悉对方,也是为了帮助新娘更快速的融入到新的环境当中,适应好新角色。由于中国的“雅文化”和“俗文化”是由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阶级所提出的内容,因此作为“俗文化”的“闹洞房”仪式与“雅文化”相矛盾,但符合了特定阶段乡村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
俗文化
闹洞房
雅文化
婚姻功能
作者简介:
尚会鹏: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非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与国际关系、心理文化学、国际政治理论、日本社会与文化、南亚社会与文化。
相关报告
婚俗研究
闹洞房与性文化传统
对新娘的戏谑活动
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和“调侃关系”的闹房
闹房习俗的变化与当代中国婚俗的整合问题
文章目录
·
婚俗与社会
·
闹房的社会功能之一:密切新娘与新郎的关系
·
闹房的社会功能之二:加快新娘角色转换和适应新环境
·
闹洞房与“雅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