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市场体制与地方产业优势的形成

作者:
符平
出版日期:
2020年7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23614字
所属图书:
中国经济社会学四十年(1979~201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尽管农业产业化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却基本上被当作一个经济问题归属到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加以研究。这两个学科的关注点集中在农业产业化的诸种组织形式及其选择的利弊、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以及产业政策的效益评估等方面。已有研究虽然较充分地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的经济过程、技术路径和市场策略,但悬置了市场和产业如何组织起来又如何拓展升级的政治和社会过程,甚少揭示政府和社会力量对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这样的结果是,农业产业化发展质量的地区间差异及其根源问题很难得到有效解释。我们舍弃了将农业产业化视作纯粹经济问题的立场,基于社会学视角从以往研究中缺失的分析维度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

市场体制地方产业优势

作者简介:

符平:湖南桃江人,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院长。教育部2018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中国社会学会副秘书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学会经济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出版《市场的社会逻辑》《市场优势与制度环境》《中国经济社会学四十年(1979~2019)》等专著、编著多部,在《社会学研究》、Stress and Health等期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曾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第六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奖、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第七届“社会学优秀成果”奖,四次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市场体制视角及其分析路径
  • (一)市场社会学与市场体制视角
  • (二)市场体制的理想类型与分析路径
·研究方法与案例
市场体制与发展理念的差异塑造
  • (一)塑造市场体制的核心机制
  • (二)差异性的发展理念
优势建构与发展趋异:市场体制的影响机制及效用
  • (一)市场结构与产业链建构
  • (二)市场体制与产业政策利用
  • (三)产业创新与价值链拓展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