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减贫与发展道路
作者:
田丰韶
申可君
出版日期:
2016年1月
报告页数:
32页
报告字数:
33292字
所属图书:
减贫与发展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01.160-191
向德平
黄承伟
摘要: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减贫与发展道路。在国家体制变革的推动下,中国的减贫与发展道路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理念、战略及政策选择。就如何准确界定中国减贫与发展道路的分水岭问题,社会各界观点迥异。
关键词:
内涵
中国特色
历程
减贫与发展
作者简介:
田丰韶:
申可君:
相关报告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历程
广州志愿服务对外双向交流情况
减贫与发展简析
全球减贫与发展实践
中国减贫与发展的新阶段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减贫发展
被建构的焦虑:男权意识形态的迷思——以2008~2012年“男孩危机”的相关报道为例
深化改革 提高质量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新时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涵及发展脉络
论家庭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构建原则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中国减贫与发展道路的历程
计划经济背景下的广义化减贫阶段(1949—1978年)
体制改革背景下的普惠式减贫阶段(1978—1986年)
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的组织化减贫阶段(1986—2000年)
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的战略化减贫阶段(2000—201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的攻坚式减贫阶段(2010年至今)
第二节 中国减贫与发展道路的内涵
中国减贫与发展道路的基本理念
中国减贫与发展道路的基本战略
中国减贫与发展道路的政策基础
第三节 中国特色减贫与发展模式
专项扶贫
行业扶贫
社会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