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农村非农化背景下村级组织功能的转变
作者:
邹波
刘耳
出版日期:
2010年7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16511字
所属图书:
孵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07.52-74
王雅林
摘要:
在新的历史时期, 党中央、 国务院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略。 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实现农村社会全面、 和谐的发展, 离不开村级组织积极功能的发挥。 作为一项对丰镇社区村级组织的个案研究, 本研究关注的问题有: 与 20 世纪 90 年代相比, 丰镇社区的经营结构、 阶层结构、 社会结构及农民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些变化对农村社会的整合方式产生了什么影响? 当前的村级组织是否能适应这些变化?村级组织要实现哪些功能转变才能促进农村社区经济、 社会全面、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
农村
村级组织
非农化背景
作者简介:
邹波:
刘耳:
相关报告
乡村治理的社会性脱嵌与技术性嵌入
第三部分 外向型精英治村:发展背景下的村庄治理
村级组织和村务管理
农村社区村级组织建设报告
村级组织的土地控制:功能及其弱化——理解地权冲突的一个视角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广州农村村级组织运行机制研究
2020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增强村级组织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
界牌村的组织管理
“三治融合”中乡村治理共同体生成机制研究——以陕西省留坝县为例
社会性别视角下农村女孩的身份与角色——以湘南传统家族型村落为例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与相关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研究
“非农化”的进程、结构与特征
(一)“集镇内四村”的非农化进程
(二)“集镇内四村”的经营结构
(三)“集镇内四村”的社会分层结构
(四)异质化 “集镇内四村”社会结构的主要特征
村级组织功能的弱化及缺位
(一)村级组织政治功能的弱化
(二)村级组织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的缺位
(三)村级组织功能弱化和缺位的原因分析
村级组织功能的转变
(一)村级组织功能转变的认识基础 村庄社会整合形式的变化
(二)经济功能的转变——作为农户与市场联结纽带的村级组织
(三)政治功能的转变——作为村民自治载体的村级组织
(四)社会功能的转变——作为公共物品供给者的村级组织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