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语言文字和社会发展阶段的缘由,被别人表述常常是边缘族群的一种特征。自人类学诞生之初,表述他族就成为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民族志更是表述族群及其社会的范式。一个时期以来,中国图瓦人拥有着自己的语言(图瓦语),而拥有的文字却不是自己母语的文字(哈萨克文、蒙古文、汉文),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对自己族群的文本表述数量与机会。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他族群成员对图瓦人的表述逐渐增多。作家、地方精英(图瓦族群和哈萨克族精英、地方管理部门精英)和学术界分别从不同的视角,从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主导的利益以及职业特点出发,对中国图瓦人进行了形形色色的表述。在他们的表述过程中,充满了表述者的想象和发挥,也塞进了美描。通过这些表述,一个被表述下的中国图瓦人形象和状态在阅读者心中被建构而起,一些“前所未闻”的知识也逐渐渗透到图瓦人社会大众中间,成为图瓦人进行新的族群建构的号召力量。此间,表述的作用和魔力已经超过了文本本身,人们所关注的不是表述内容的绝对真实与否,而是他们愿意看到的表述情形。对于阅读者而言,图瓦人、文本中的图瓦人已经和现实真相中的图瓦人结合在了一起,成为角色互补的不灭印象。所以,表述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文本,它已经转化为各种信息源,成为中国图瓦人演进博弈之场中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