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

作者:
党俊武
出版日期:
2018年4月
报告页数:
54页
报告字数:
49147字
所属图书:
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目前,中国全体国民正在形成老龄社会的观念,对自身老年期的应对准备意识逐步提升,年轻人对昭示自身未来生活的当代老年人生活状况的关切日益增强,这是世界第一老年人口大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要前提。2015年,综合反映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的幸福感指数为60.8%,比2000年的48.8%提升了12.0个百分点。这说明,当代老年人也就是1955年以前出生并存活的老年人,他们是中国史上最幸福的老年人。这是党中央历来以人民为中心和高度重视解决人民老年期问题,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部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全面加强老龄工作、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取得的重大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既是当代老年人的福祉,更是未来各代老年人幸福生活的预演;既是未来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基,也是未来全体中国人民实现幸福晚年生活的历史阶段性准备。调查还表明,当代老年人还面临收入差距加大、慢病突出、服务不足、欠缺宜居环境、精神生活单调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部署,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解决当前老年人面临的各种问题,同时,要实施关口前移战略,引导年轻人口充分做好全生命周期的养老准备,确保各代老年人能够享受有保障、有尊严、体面、幸福的美好晚年生活。

关键词:

生活状况老年人国情调查

作者简介:

党俊武:博士,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老龄科学研究》杂志主编、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老龄社会、老龄战略、老龄事业、老龄产业和老龄科学。曾参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等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参与起草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第二至第九次全体会议、第一至第三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主报告。参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工作。参与“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百年预测”“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等多项科研项目,出版专著《老龄经济》《老龄社会引论》《探索应对老龄社会之道》《老龄社会的革命》《超老龄社会的来临》,获得首届中国老年学学术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接受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采访,是我国老龄科学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

文章目录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工作基本情况
第四次调查关于老年人这一核心概念的理论考量
  • (一)关于老年人概念的相关问题
  • (二)关于老年人概念偏误的反思
  • (三)建构人类老年期理论思路
  • (四)关于人类老年期理论的线索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工作的重要意义
中国老年人生活状况(2014/2015年)
  • (一)中国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 (二)中国老年人的家庭状况
  • (三)中国老年人的健康医疗状况
  • (四)中国老年人的照料护理服务状况
  • (五)中国老年人的经济状况
  • (六)中国老年人的宜居环境状况
  • (七)中国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状况
  • (八)中国老年人的维权状况
  • (九)中国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
当前中国老年人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和未来挑战
  • (一)人口老龄化水平持续提升,老年人口内部结构问题已显端倪
  • (二)老年人家庭结构问题日益显现,家庭养老功能外化压力增大
  • (三)老年人健康问题日益严峻,全生命健康意识和行为淡漠
  • (四)刚性老龄服务需求强劲,服务费用来源和服务供给问题亟待解决
  • (五)老年人储蓄水平不高,返贫风险随年龄加大
  • (六)老年居住环境建设严重滞后,后续问题更为严峻
  • (七)老年人与子女代际互动存在,精神生活问题堪忧
·提升全体中国人老年期生活质量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