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以政府信用为信号——改革后温台地区民营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信息机制

作者:
张翔
出版日期:
2020年7月
报告页数:
33页
报告字数:
32782字
所属图书:
中国经济社会学四十年(1979~201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回顾我国的改革实践可以发现,很多的民营制造业企业在其所处行业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甚至占据了行业的主导地位,然而民营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发展却几经波折,至今仍然未成气候。当然这和政府对民营存款类金融机构严格的管制政策有关,但民营制造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受到政府的严厉管制,比如温州地区的制鞋业、低压电器制造业等都经历过多次治理整顿,但是温州的民营企业还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占据了这些行业的主导地位。为什么政府的管制政策对民营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影响要比一般的民营制造业企业更大?中央政府的金融管制政策对民营存款类金融机构发展产生影响的具体机制是怎样的?本文试图从信息机制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

政府信用温州存款类金融

作者简介:

张翔:张翔,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文章目录
民营存款类金融机构:特殊民营企业的信任难题
  • (一)民营存款类金融机构:一类特殊的民营企业
  • (二)从“银背”到民营存款类金融机构:可能的信息机制
  • (三)市场准入、声誉积累机制和政府隐性担保
  • (四)政府信用信号发送机制及其推论
·民营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兴起:以政府信用为信号
·民营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波折:政府政策的影响
·政府信用信号发送机制:一个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