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及其评价
作者:
李保华
出版日期:
2003年12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8415字
所属图书:
中国生活质量:现状与评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2.56-67
周长城
摘要:
人们追求高生活质量的享受,或是寻求自身的全面发展,都离不开丰富的物质基础保障。社会经济越发展,所创造的社会财富越多,满足人们需求的空间就越大。当前社会经济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换句话说,也就是社会的供给状况与人们的需求状况是否协调一致。评价人们的生活质量,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社会的经济保障与供给状况,二是人们的经济生活满足情况,而经济保障状况则是当前研究的核心与重点。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生活质量
宏观经济政策
协调发展
物质基础
作者简介:
李保华:
河南省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相关报告
遵义市“十三五”时期发展环境与形势研究
2015年扬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2008年北京教育协调发展的进展、问题与对策
审时度势,适时调整,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社会——2003~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总报告
河南省促进经济与就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分析
妇女参政比例政策形成的基本架构分析——基于“上下来去”政策过程模型的考量
河南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实践探索
专题一:京津冀区域内联系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文章目录
经济保障指标体系及现状分析
1.主体指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支撑指标 人均劳动报酬
政策建议
1.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经济体制的改革,实现全面的制度创新,并实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
2.合理配置资源,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调整经济布局,促进生产力优化配置,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