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空间·场合·形态——粤剧在城市、乡村和海外唐人街的基本生存格局

作者:
易红霞
出版日期:
2014年12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8570字
所属图书:
山海之间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任何戏剧都离不开在一定的空间场所里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观看。如果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绘画是颜料的艺术,电影是胶片的艺术,那么,戏剧就是真人表演与观众现场交流的艺术。任何演剧都是在一定的空间与场合里进行的。关于演出场合,香港学者陈守仁曾有过精彩的讨论。他认为,演出场合由六个元素构成:“演出地点之环境;演出场地之物质结构;演出者与观众之划分;在演出进行中之其他活动;观众的口味及期望;观众的行为模式。”他指出:“‘场合元素’往往影响演出的风格、概念、习惯及行为。这些影响包括速度、演出长度、音量及演出动作等各方面。”陈守仁:《香港粤剧导论》,香港中文大学粤剧研究计划,1999,第64页。他还认为:“神功场合”是戏曲的“原本场合”(native context),剧院和音乐厅则是戏曲的“移换场合”(adapted context)。因此,要了解一个剧种的传统演出形态,必须从它的“原本场合”即“神功场合”出发陈守仁:《香港粤剧导论》,第82~83页。

关键词:

广东粤剧生存格局演剧空间

作者简介:

易红霞:

文章目录
·演剧空间、演剧场合与演剧形态
·城市、乡村和海外唐人街:广东粤剧的生存格局
城市、乡村和海外唐人街:不同演剧场合的不同生存形态
  • (一)粤剧在城市:艺术创新
  • (二)粤剧在乡村:注重民俗
  • (三)粤剧在海外唐人街:文化认同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