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打造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作者:
杨典
出版日期:
2018年3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6916字
所属图书:
公司的再造:金融市场与中国企业的现代转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凭借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在向前迈进。在此过程中,国家鼓励非国有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的发展并大力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改制。因此,国有企业在工业生产中的比例已从改革之初的大约80%下降到了2008年的30%左右。然而近些年来(尤其是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却出现了显著的国有经济壮大而民营经济不断缩减的现象(即所谓的“国进民退”),同改革初期民营企业份额增长而国有企业份额随之减小的趋势(“国退民进”)形成了鲜明对比。“国进民退”的现象在企业并购领域尤为明显。例如,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与厚朴投资管理公司均为国有控股企业,它们在2009年7月曾将61亿港元投资到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香港上市)这样一家民营企业以获取其20%的股权。这在中国食品行业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并购投资。随后,山东省最大的民营企业——日照钢铁有限公司和由山东省政府控股的山东省最大企业——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也通过后者吸收前者的形式进行了合并。这次合并重组创造了中国第二大规模的钢铁公司,仅次于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不仅仅在中国国内,海外地区由国有公司为主导的企业并购也同样盛行起来。海外类似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能源开发这样的资源开发领域。

关键词:

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国进民退”

作者简介:

杨典:哈佛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2019年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社会学研究》编辑部主任,英文刊《中国社会学杂志》(The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gy)执行副主编。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主要致力于经济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发展社会学和全球化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人民日报》、Social Sciences inChina等中英文刊物,并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网络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的社会机制研究”(16BSH075)等多项研究课题,著有《公司的再造:金融市场与中国企业的现代转型》等多部著作;曾获2011年、2017年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优秀对策信息情况报告类特等奖、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第四届“社会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文章目录
·中国企业现代化路线图
·金融市场与中国企业的现代转型
·新型国有企业的诞生
打造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 (一)世界上并无“最佳”现代企业制度模式
  • (二)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