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基层信访治理中的包保责任制
作者:
田先红
出版日期:
2012年5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字数:
14701字
所属图书:
治理基层中国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5.177-197
田先红
摘要:
本文将对基层信访治理中的包保责任制实践逻辑展开研究,揭示其进入乡村社会时的绩效和遭遇。本文分析表明,包保责任制是一种高强度、明确化的激励机制,带有较强的刚性,在实际运作中往往化约为一套无法考核的软性指标,形成刚性约束的软化困局。国家权力试图通过包保责任制来加强对上访钉子户的监控,但却难以触及、控制住单个的上访钉子户,而上访钉子户则可以有效规避国家权力的打击,在与乡村基层代理人的周旋中占据主动地位。
关键词:
基层政府
国家权力
基层信访
包保责任制
作者简介:
田先红:
相关报告
20世纪90年代至税改前的基层信访治理
税费改革后的基层信访治理
基层信访治理中的纷争与共谋
治理谋利型上访
关于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调研报告
2019年浙江萧山:清廉村社“码上工程”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与国家权力的运作——基于上海市XJY的实证研究
公私观念下政权建设研究综述
社会组织发展与国家权力的运作——基于上海市XJY的实证研究
农村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透视
文章目录
包保责任制:缘起及特征
(一)包保责任制的缘起
(二)包保责任制的制度体系
(三)包保责任制的基本框架
包保责任制的运作机制
(一)包保责任制的责任内容
(二)包保责任制的具体实施
(三)包保责任制的责任追究机制
·
包保责任制的绩效及困境
·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