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地区之间经济交流日益紧密,人口流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这股浪潮不仅波及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还促使包括吉林省在内的传统地区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为了更好地分析吉林省流动人口与当地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必要先对流动人口(主要是外省流入人口及省内流动人口)的现实状况加以把握。本章将从6个方面对吉林省流动人口现状进行分析:第一,从流动人口的数量、流动范围、流入时间与流入地分布等方面总体性把握流动人口的基本状况;第二,从来源地地域与城乡结构把握流动人口的户籍结构状况;第三,从民族特点、性别状况、年龄分布和婚育情况等方面分析流动人口的人口属性;第四,分析流动人口的教育素质状况;第五,分析流动人口的流迁原因;第六,从就业与职业状况、工资保障与劳动强度、住房与消费水平、娱乐与社会参与等方面把握流动人口的生存质量。
为了保障数据的及时性和权威性,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2012年上半年国家人口计生委进行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调查”结果。调查选取的样本是“2012年5月年龄15~59周岁,在本地居住一个月及以上,非本区(县、市)户籍的男性和女性流动人口”。调查过程中抽取样本4000个,有效样本3994个。此外,研究还引用了《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数据、《吉林省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2》等权威数据资料,下文在数据引用处会做具体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