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生态补偿实践中的人文向度与生态文明——以甘肃省甘南州MQ县为例

作者:
刘嘉尧
出版日期:
2020年12月
报告页数:
64页
报告字数:
52234字
所属图书:
政治人类学评论(第11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根据MQ地区金矿开发与生态补偿中所发生的社会事件,预判了藏民居住生活区社会和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提供了生态破坏问题、社会发展矛盾的解决思路。本文认为,藏民居住生活区生态补偿中有内在的人文向度,生态补偿须汲取传统藏族生态文明的精髓与文化内涵,应当在恢复环境与改善民生的同时,帮助当地社会走上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倡导在地方权力和基层社会的互动中,进一步完善藏民居住生活区生态补偿实践,促进藏民居住生活区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生态补偿藏族移民规划游牧生活

作者简介:

刘嘉尧:刘嘉尧,黑龙江哈尔滨人,法学博士。201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民族学专业。现为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刘嘉尧博士论文的摘要版,原博士论文在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洲塔教授指导下完成并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本文由上海师范大学行政管理学系郑洲、马方云协助完成摘要整理并顺利通过上海师范大学《政治人类学评论》编委会审定,在此一并鸣谢!

文章目录
一、生态补偿的概念与理论
  • (一)生态补偿概念
  • (二)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
二、传统的游牧生活与政府的移民规划
  • (一)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 (二)生态移民与政府规划
  • (三)生态补偿与信仰迷失
三、生态文明的人文向度与民主保障
  • (一)生态文明的人文向度
  • (二)生态文明的民主保障
·结语: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