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节点性与生活化:作为民俗系统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保护与传承的一个视角
作者:
王加华
出版日期:
2018年11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10590字
所属图书:
2017民间文艺研究论丛年选佳作·民俗文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1.238-249
安德明
张礼敏
祝鹏程
黄若然
摘要:
本文对二十四节气在传统时代的价值与意义及其在当下的保护和传承问题做了简要论述。二十四节气不只是一种历法体系或者说时间制度,而更是一种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具有实用性、节点性与生活化等几方面的特点。随着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应该用一种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并对待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的传承和发展问题。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
民俗事象
历法体系
作者简介:
王加华:
相关报告
二十四节气制度的历史及其现代传承
二十四节气形成过程初探
社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原则及其确立和实践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实践范式
2006~2020年中国少数民族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基本状况及发展趋势
增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社会工作研究与实践中的“灵性转向”
李子柒田园生活短视频走红海外事件的舆情分析
全球化与民族关系研究
永恒不断的人情债
文章目录
·
实用性、节点性与生活化: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意义与价值
·
介入生活:二十四节气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
·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