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影像的“意义之网”——《姑婆》的制作过程及思考
作者:
杨宇菲
出版日期:
2020年9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8135字
所属图书:
魁阁 2020年第1期(总第3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09.131-140
赵春盛
郭建斌
李晓斌
摘要:
本文以纪录片《姑婆》的创作经历为线索,介绍了研究者的田野感悟以及对与“意义之网”概念的理解。
关键词:
纪录片
民族志
田野经历
作者简介:
杨宇菲: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相关报告
《说戏》情景事实记录及思考
到北六堡去拍“抬冰山”
在百塘跨年的日子
日月草草
需要用心的民族志电影
观察电影制作:独特的实践
关于纪录片《独自存在》的声音创作分析
拿起摄像机 记录妇女与社会
《从长安到罗马》:纪录片参与的文明传播与交流互鉴
《中国面临的挑战》:直面热点议题,回应西方关切
文章目录
·
出嫁?出家?
·
菩萨家里的小日子
·
从斋堂到小黑屋
·
反思:共同编织的“意义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