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与社会政策制定模式研究导论

作者:
韩丽丽
出版日期:
2010年6月
报告页数:
41页
报告字数:
31801字
所属图书: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与社会政策制定模式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日益明显,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政府逐渐认识到社会政策在解决社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中的作用,社会政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社会政策研究呈现方兴未艾之势社会政策研究可以从描述性分析、过程分析、评估、规范性分析和价值或目的取向的视角来进行。描述性分析一般是指对现有政策的陈述,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过程分析主要回答“如何”的问题,更多涉及一项政策是如何形成的,其焦点是许多因素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评估是对社会政策做出判断,评鉴它的效果和效率;规范性分析集中研究应当通过什么样的社会政策去改进一般福利;价值或目的取向采取一种把价值渗入分析之中的观点,价值渗透于整个政策过程中。当前学者们对社会政策的描述性分析、评估、规范性分析、价值分析的研究已经展开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社会政策过程的研究却涉及不多。社会政策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终结等若干环节,其中政策制定作为政策过程的首要环节,对于整个政策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是决定政策成败的基础,如果一项社会政策本身存在问题,那么就根本谈不上有效的执行以及良好的效果。由于我国学者对政策制定过程研究起步较晚,理论探讨还相对比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社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有效性,因此,深入探讨新时期我国社会政策制定的理论和实践,就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研究的必然。
关键词:

社会政策突发事件制定模式

作者简介:

韩丽丽:0 韩丽丽 1973年生,天津人。南开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社会工作。发表《走向网络社区》、《社会工作,解决家庭暴力的有效途径》、《家庭问题与家庭社会工作的介入》、《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特殊事件在社会政策进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分析》、《社会政策的触发机制研究》等多篇学术论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研究缘起
  •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国外政策制定相关理论研究
  • 国内政策制定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 突发事件与政策制定的相关研究
  • 对已有研究文献的反思性认识
第三节 基本概念和分析框架
  • 社会政策制定
  • 突发事件
  • 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及其二元分析框架
第四节 研究范围、内容、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
  • 研究范围
  • 研究内容
  • 研究方法
  • 研究的创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