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互联网参与社会治理的三重论域及转向

作者:
朱志伟 ZhuZhiwei
出版日期:
2019年12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16717字
所属图书:
中国第三部门研究 第18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价值与作用发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共识,如何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参与社会治理的实效性需要进一步明确。调研发现,无论是何种实践形态,网络技术、政府结构与政治制度都是互联网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论域,这是由互联网的特性与社会治理的基本内涵决定的,蕴含着技术治理的实践逻辑与主体关系。为了确保互联网参与社会治理实效价值的持续性,需要在把握网络技术、政府结构与政治制度融合性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数据化分析深度,拓展互联网参与社会治理的二次空间,利用信息化形塑“后科层制”组织结构,以多重评估精准对接技术供给与需求,推动制度变迁。

关键词:

互联网社会治理网络技术政府结构

作者简介:

朱志伟:朱志伟,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治理与公益发展研究,E-mail:zjw0401@sjtu.edu.cn。

ZhuZhiwei: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网络技术、政府结构与政治制度:互联网参与社会治理的三重论域
  • (一)网络技术:互联网参与社会治理的工具性价值
  • (二)政府结构:互联网参与社会治理的约束性考量
  • (三)政治制度:互联网参与社会治理的保障性因素
互联网参与社会治理的行动转向
  • (一)不断挖掘数据化分析深度,拓展技术治理的二次空间
  • (二)利用网络化技术重塑政府,形成“后科层制”组织结构
  • (三)以多重评估把控治理实效,精准对接技术供给与需求
  • (四)强化利益主体的共识价值,推动制度的变迁与完善
·走向共融发展:互联网参与社会治理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