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当前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作者:
沈杰 陈晶环 刘颖敏 ShenJie ChenJinghuan LiuYingmin
出版日期:
2014年11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3016字
所属图书: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13~2014)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一直处在加速状态,青少年(其中大部分是未成年人)已经成为互联网运用的主要人群,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在运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产生了多重效应。一方面,这对他们的自身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中一部分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而另一部分问题则是由成人社会的担扰甚至过分担扰而形成的。如何在信息技术日趋发达、内容更加多元化的网络社会中因势利导,帮助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互联网运用意识、健康的上网行为,把互联网带给人们的有益效用发挥到最大限度,这是时代和社会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

城乡未成年人新媒体互联网运用现状和问题

作者简介:

沈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独著论文69篇,独立和合作著译12部,主编和合作研究报告23部。发表的著述成果中,13项获国家级学会或省部级奖,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58篇文章。近年主要著述有:《青年对社会变迁的反应: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青年社会心理的变迁》(独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发展状况研究》(主编)、《青年世界的社会学洞见》(独著)。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年发展、青年社会心理。

陈晶环: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

刘颖敏: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硕士研究生

ShenJie:

ChenJinghuan:

LiuYingmin:

文章目录
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基本现状
  • (一)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总体特征
  • (二)未成年人对互联网运用的认知与态度
  • (三)未成年人在互联网上进行交往的现状
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未成年人首次触网更趋低龄化,遭遇不良信息更呈常态化
  • (二)未成年人互联网应用的娱乐化,易导致认知和行为失调
  • (三)父母逐渐参与到互联网运用过程中,需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
  • (四)未成年人专属网站的认可度和使用率偏低
  • (五)农村未成年人上网问题应该引起关注
改善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政策建议
  • (一)有关部门应该建设集指导、监管、服务、宣传于一体的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支持体系
  • (二)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应着重建设集教育、引导、监督于一体的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管理体系
  • (三)未成年人及其父母应不断提升自身对互联网的深刻认识与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