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导言

作者:
叶敬忠 潘璐
出版日期:
2008年6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2341字
所属图书:
别样童年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作为一个面临突出问题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在2002年以后特别是进入2004年以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2005年以来,国内相关学者和专家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和探索。尽管媒体的报道、学者的研究,唤起了全社会对留守儿童关注和关爱的热情与意识,但从学术角度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研究存在着亟待探索和深入的空间。留守儿童是一个我国普遍存在的庞大群体,任何只针对一小部分留守儿童或一个地方留守儿童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更深入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在2006年11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继2004年“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研究”之后,再次开展了“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导言部分是对本研究主要内容和成果的摘要。
关键词: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

作者简介:

叶敬忠:1967年生于江苏省沭阳县。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包括国家发展与农政变迁、发展干预与社会转型、劳动力流动与留守人口、小农农业与乡村社会、农村教育与社会问题等。研究主要采用人类学的方法和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和后结构主义的分析视角。发表中英文论文二百余篇。主要著作包括《发展的故事》《别样童年》《阡陌独舞》《静寞夕阳》《双重强制》《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参与式发展规划》等。译校著作包括《遭遇发展》《农政变迁的阶级动力》《新小农阶级》等。

潘璐:

文章目录
父母外出务工后留守儿童的现状与所受影响
  • (一)留守儿童的人口学特征
  • (二)留守儿童的生活
  • (三)留守儿童的学习
  • (四)留守儿童的内心情感
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
  • (一)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现状
  • (二)留守儿童的应对策略
  • (三)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需求
  • (四)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社区意识
留守儿童群体的多元性
  • (一)不同地区(社区)留守儿童的差异
  • (二)不同性别留守儿童的差异
  • (三)不同年龄段留守儿童的差异
  • (四)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的差异
  • (五)父母不同外出情况留守儿童的差异
不同角色视角的留守儿童
  • (一)外出务工父母视角的留守儿童
  • (二)留守妇女视角的留守儿童
  • (三)留守老人视角的留守儿童
  • (四)非留守儿童视角的留守儿童
  • (五)其他角色视角的留守儿童
专题讨论
  • (一)大众媒体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 (二)同辈群体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 (三)家庭在留守儿童成长中的作用
  • (四)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式
  • (五)留守儿童与农村学校教育
  • (六)留守社区与留守儿童
  • (七)留守儿童的成长风险
  • (八)网吧与留守儿童的成长
  • (九)留守儿童的标签化
  • (十)留守儿童不等于问题儿童
  • (十一)留守儿童的理想
  • (十二)农村家庭生活的儿童中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