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教育帮扶:培育脱贫内生动力的路径选择——基于对万源市两个贫困村教育帮扶的分析

作者:
吴晓燕 朱贞
出版日期:
2020年8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0079字
所属图书:
中国教育发展与减贫研究 2020年第1辑(总第5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教育扶贫是实现彻底脱贫的一项前瞻性与基础性工程。为此,外向量体裁衣重塑人力资源活力,内驱脱贫主体培育自主发展意识,坚持扶智与扶志并驾齐驱、标本兼治,实现教育扶贫精准发力,才能解决以低收入客观存在与主观认知失衡并存为突出特性的贫困问题。进而实现教育帮扶理念与长期治贫的价值耦合。四川省教育系统的对口帮扶单位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向万源市的两个贫困村提供教育精准帮扶,一方面提升贫困人群的增收技能,另一方面培育脱贫内生动力,为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相对贫困教育帮扶扶志与扶智

作者简介:

吴晓燕:法学博士,中共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基层治理研究;

朱贞: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贫困治理研究。

文章目录
·教育扶贫与长期减贫的契合
教育帮扶的实现路径
  • (一)外在推力:以教治贫
  • (二)内生动力:以教扶志
教育帮扶之价值蕴意
  • (一)提升人力资本,增强贫困人群发展能力
  • (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社会流动
  • (三)为“后脱贫时代”乡村发展积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