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经济失衡与人口因素变化的典型化事实

作者:
杨继军
出版日期:
2015年9月
报告页数:
32页
报告字数:
22528字
所属图书:
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人口因素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国居民储蓄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的状态,即便是在征收利息税、鼓励个人信贷消费的刺激下,储蓄存款依旧连年攀升,居民对储蓄可谓“情有独钟”。统计显示,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的储蓄率高达25.2%,而城市居民的储蓄率更是为30.5%。储蓄高悬、消费乏力对投资和出口形成倒逼,“高储蓄、高投资、高出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道独特风景。本文内容主要介绍中国国民储蓄、贸易收支以及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流动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作为问题分析的开始,对中国贸易收支的走势、主体结构、地区结构、地理分布、形式结构和主要的商品类别,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嬗变以及人口流动的来龙去脉做一些描述性的分析。这有助于深入把握研究的宏观背景,有助于理解贸易顺差和人口因素方面的一些典型化事实。从中笔者发现,中国贸易收支方面的诸多特征与中国特殊的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流动是相互印证的,这为分析经济内外失衡中的人口因素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人口流动人口年龄结构中国外贸发展国际经济格局高储蓄高顺差

作者简介:

杨继军: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后,现工作于南京财经大学。先后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学家》《中国经济问题》《国际贸易问题》《改革》《经济评论》《财经科学》及China Economist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中国外贸发展的国际经济格局
  • 国际分工格局的深度调整
  • 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外贸发展的理论思考
第二节 中国经济的高储蓄与高顺差
  • 中国的高储蓄
  • 贸易收支的总体走势
  • 贸易收支的主体结构
  • 贸易收支的国内地区结构
  • 贸易收支的国际地理分布
  • 贸易收支的方式结构
  • 贸易收支的商品结构
第三节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基本状况
  •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 总体概况
  •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 地区差异
第四节 人口流动 由限制走向松动
  • 中国劳动力要素比较优势分析
  • 传统的人口流动政策对劳动力比较优势释放的制约
  • 二元体制松动后劳动力的跨地区、跨行业流动
  • 中国是否迎来了刘易斯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