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成年人健康的分层研究文献回顾与述评

作者:
毕秋灵
出版日期:
2011年8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1856字
所属图书:
中国成年人健康的分层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1977年Engel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一模式将健康或疾病理解为从原子、分子、细胞、组织到人,以及由个人、家庭、社区、国家构成从微观到宏观,生物医学和社会科学相融合11666587的体系。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对健康的综合作用,它不仅关注人的生物性,同样关注人的社会性。本书主要研究中国成年人健康的社会影响因素,因此文献回顾主要涵盖了社会科学领域的健康研究。

在西方国家,社会科学领域关于健康的研究已有较长时间,形成了相对系统的理论和研究结论。而国内在社会学领域近年来也逐渐有一些关于健康的研究,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中国老年人健康研究上。本章对这些国内外的研究进行归纳,分别从个体角度和地区角度回顾社会学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目标。

关键词:

健康状况社会因素成年人健康

作者简介:

毕秋灵:0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学博士,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应用统计学、人口学、文化市场等领域的研究。曾参与联合国人口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人口计生委委托的多项课题,在国内社会科学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

文章目录
·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机制
健康的个体影响因素
  • 2.2.1 性别与健康
  • 2.2.2 婚姻与健康
  • 2.2.3 受教育程度与健康
  • 2.2.4 经济状况与健康
  • 2.2.5 生活方式与健康
  • 2.2.6 健康知识与健康
健康的地区影响因素
  • 2.3.1 地区收入水平与健康
  • 2.3.2 地区收入差距与健康
  • 2.3.3 地区基础设施与健康
·相关研究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