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试论回归人员的社会保护
作者:
刘江
出版日期:
1992年8月
报告页数:
5页
报告字数:
3414字
所属图书:
中国回归社会问题研究文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08.44-48
王鑫宝
梅岩清
贾关良
摘要:
地方政府和公安机关要真正重视对刑释人员的帮教工作,建立有效的帮教组织。由派出所牵头,由工作单位、居委会(村委会)和家庭四方组成管理帮教组织,形成一个配合默契的帮教体系,并建立制度,订立协议,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相检查、督促。劳改机关要切实抓好“向后延伸”工作,主动介绍回归人员的情况,使当地政府、公安机关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积极配合协助地方解决刑释回归人员的接茬帮教和就业安置等问题。当然,对回归人员来讲,在社会保护的同时,必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奋发上进,自强自立。
关键词:
社会保护
立法保护
帮教工作
回归人员
就业门路
作者简介:
刘江:
内蒙古
相关报告
做好回归人员帮教安置工作促进社会稳定
回归人员社会保护的现状与展望
论我国回归人员的社会保护
也谈对回归者的社会保护
回归人员社会保护在综合治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对策
陕西秦岭生态环境立法保护研究报告
浅议改革与回归社会的新问题
浙江省台州市:“阳光驿站”预防青少年重新违法犯罪
对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制度的思考
北京市家政行业体面劳动现状调研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