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5·12汶川地震与公民社会的关系

作者:
罗中枢 王卓
出版日期:
2010年7月
报告页数:
64页
报告字数:
55110字
所属图书:
公民社会与农村社区治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大地震考验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考验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锻炼了中国人民的意志,改变了人们对诸多问题的认识。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也引发许许多多的思考,其中一个最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就是:汶川地震与构建中国公民社会的关系,或者说,5·12汶川特大地震将如何催生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
关键词:

社会建设公民社会汶川地震社会资本抗震救灾

作者简介:

罗中枢:重庆荣昌人,哲学博士,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四川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领导学会副会长、高校党建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近年来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研究”等9项国家和部省级项目,在《人民日报》、《党建研究》、《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报刊发表政治学、公共管理、哲学等方面的论文40多篇,主编和参与主编《人性的探究》、《东方哲学概论》、《西方哲学概论》等专著和教材5部。

王卓: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中国西部反贫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研究贫困问题、人口发展、社会治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相对贫困的标准、识别与治理机制研究”首席专家。曾就职于重庆大学(1987-1991)、四川省扶贫办(1991-2003)。主持和执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中联部项目、文化部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招标项目和一般项目,国内地方政府等委托项目,以及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际合作项目百余个。在《中国人口科学》《中国农村经济》《经济学家》《社会科学研究》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中国贫困人口研究》《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研究》《公民社会与农村社区治理》《灾后扶贫与社区治理》《中国西部扶贫问题研究》等专著。曾出访美国、英国、法国、瑞典、印度、菲律宾、尼泊尔、孟加拉、蒙古等。

文章目录
特大地震灾难催生中国公民社会
  • (一)抗震救灾初现中国公民社会雏形
  • (二)抗震救灾中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治的反思
  • (三)灾后重建提供了构建中国公民社会的契机
地震对公民的社会资本的影响
  • (一)公民获取社会资本的主要途径及影响因素
  • (二)地震对公民社会资本影响的分析
  • (三)简要的结论和讨论
社会建设中的志愿者及其管理
  • (一)志愿者及其作用
  • (二)志愿者与公民社会的关系
  • (三)志愿者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志愿者管理的相关经验和做法
  • (五)完善志愿者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参与式方法对灾后社区重建的作用和影响
  • (一)参与式方法
  • (二)参与式灾后乡村重建规划的案例
  • (三)参与式方法的作用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