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外籍学生跨境就读行为选择的主体性特征及制度困境——以云南为例

作者:
刘方林 LiuFanglin
出版日期:
2020年6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字数:
13233字
所属图书: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第28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边境地区外籍学生跨境就读的产生,不仅与宏观的全球化、国际化与社会环境因素有关,更与边境地区跨疆界传统小社会及其内部孕育的非正式制度等紧密相关。国家和政府制定的跨境教育政策法律法规是基于履行社会职能和监管教育质量等角度设计的,在一定意义上保护了外籍学生的合法权益并实现了正常有序的人员流动。然而非正式制度影响下的边境地区跨境教育与正式制度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张力,使得边境地区外籍学生跨境就读遭遇一系列制度窘境。为此,应基于“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理解”等视域提出改进与完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制度困境主体性特征外籍学生跨境教育

作者简介:

刘方林:刘方林,温州大学教育学院特聘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跨境民族教育。

LiuFanglin:

文章目录
外籍学生跨境教育的“社会事实”及特征
  • (一)外籍学生跨境教育的“社会事实”
  • (二)云南外籍学生跨境教育的特征
边境地区外籍学生跨境就读行为选择的主体性制度
  • (一)外籍学生跨境就读行为选择的非正式制度探析
  • (二)外籍学生跨境就读行为选择的正式制度解析
边境地区外籍学生跨境就读行为选择的制度困境
  • (一)非正式制度带来的思维惯性
  • (二)正式制度设计的滞后性
边境地区外籍学生跨境就读行为选择的改进策略
  • (一)探索外籍学生跨境就读管理新理念
  • (二)建议出台外籍学生跨境就读管理新法规
  • (三)积极探索创新外籍学生跨境就读管理新模式
  • (四)建构外籍学生跨境就读的整合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