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的中国抗争研究并没有系统地阐明国家应对与社会抗争的关系,也未能解释为何不同的政府回应策略会产生差异性效果,有些能够消解抗争而另一些反而可能促进抗争。基于信访抗争过程,本文具体区分了限制型、程序型、交易型与强制型四种地方政府所使用的消解机制。本文发现,政治机会的弹性化在相当程度上塑造了信访消解机制的差异化效果。国家压力、强制性以及政府利益差异三个维度的政治机会在抗争过程中的反复收缩和释放,改变了每一种消解机制下基层政府与上访者的议价力量对比,进而塑造了消解机制的差异化效果。本文认为,影响政府回应策略效果与抗争发展的因素,不仅在于抗争者如何发掘和利用政治机会,还在于国家本身在抗争过程中对于政治机会的不断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