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广州志愿者发展研究报告

作者:
涂敏霞 孙慧
出版日期:
2014年9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字数:
20323字
所属图书:
广州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4)
摘要:

本文从初步探索、组织推动、飞速发展以及全民参与四个阶段梳理了广州志愿者的发展历程,并从志愿者人数及参与率、志愿者构成、志愿者服务时间及频率、志愿者服务内容、志愿者参与动机、志愿者激励方式等方面阐述了广州志愿者的发展现状。研究发现:广州注册志愿者人数持续增加,公众志愿服务参与率不断提高;广州志愿者构成以青年为主,但全民化趋势明显;广州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以“责任型”为主,“发展型”的现代性服务动机以及“快乐型”的后现代服务动机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大部分志愿者对参加志愿服务工作感到满意,参加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快乐指数较高。最后,本文从创新志愿文化的宣传手段、推动志愿者的培训、提升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价值认同、创新志愿服务的运作方式、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增加广州志愿者人数、提高广州志愿者素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激励机制志愿者专业化参与动机广州 参与率

作者简介:

涂敏霞:广州市团校(广州志愿者学院)校长(院长)、教授,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所长,《青年探索》杂志主编。参与编写《广州青年发展报告》、《中国志愿服务典型项目研究》、《青少年压力现状与心理调适——穗、港、澳三地比较研究》和《社会服务管理改革创新与青年群众工作——广州青少年与青少年工作调研报告》等著作20多部,公开发表论文70多篇。主持参与国家级重点课题21项、省市级课题25项、跨地区比较研究课题30项。

孙慧:广州市团校、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年就业创业、共青团工作。

文章目录
广州志愿者发展回顾
  • (一)初步探索阶段
  • (二)组织推动阶段
  • (三)飞速发展阶段
  • (四)全民参与阶段
广州志愿者现状分析
  • (一)广州志愿者人数及参与率
  • (二)广州志愿者构成情况
  • (三)广州志愿者服务时间及频率
  • (四)广州志愿者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
  • (五)广州志愿者的服务动机
  • (六)广州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及心理感受
  • (七)广州志愿者的激励机制
广州志愿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 (一)注册志愿者人数持续增加,但公众志愿服务参与率仍相对较低
  • (二)志愿者构成以大学生为主,流失率相对较高
  • (三)志愿者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 (四)志愿者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促进广州志愿者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创新志愿文化的宣传手段,使更多的市民参与志愿服务
  • (二)从志愿服务立法的高度,推动志愿者的培训
  • (三)提升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价值认同,引导志愿者持久地参与志愿服务
  • (四)创新志愿服务的运作方式,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对个人成长的促进作用
  • (五)积极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措施,吸引志愿者持续参与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