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北京创客发展需求与流动机制研究

作者:
吴军
出版日期:
2017年7月
报告页数:
36页
报告字数:
28105字
所属图书:
北京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6~2017)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当下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来临,诸如创客等创新创意高级人力资本在区域发展上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对该群体比较系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才刚刚开始,那么,这个正在崛起且别具一格的创客群体有什么样的特征?他们有哪些发展需求以及其为什么会选择某个地方而非其他地方呢?对这些问题的探讨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城市增长模式和核心发展竞争力。国外的研究表明,以创客为代表的高级人力资本将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制胜关键,城市吸引和保有这些高级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全球化过程中城市竞争的成败。但现实中,我们的学术界还没有对这些问题给予充分重视,也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本研究尝试在这方面做些探索,对这样一个别具一格又不断壮大的新社会群体进行探索研究,重点对其流动机制开展探索性分析,希望能为当下城市在吸引、聚集与涵养高级人力资本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发展需求区域发展城市增长创客流动机制

作者简介:

吴军: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理论、城市文化与消费、城市发展与治理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北京社科基金项目4项以及其他省部级课题多项。在《社会学评论》《城市发展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6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或观点转载。专著《文化舒适物——地方质量如何影响城市发展》获得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译著《场景》获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度“十大好书”称号。多篇决策咨询报告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文章目录
导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创客群体的人口社会学特征
  • (一)男性创客数量高于女性,青年创客是该群体的主力军
  • (二)单身创客人数居多,党员身份的创客占到约两成
  • (三)本科学历的创客人数最多,2/3创客无北京户籍
  • (四)高收入的创客人数较少,1/3处于低收入水平
  • (五)房租是主要支出项目,青年创客多数是“月光族”
  • (六)合作、创新、包容的价值观念比较受创客们青睐
  • (七)个人兴趣是创客群体在工作过程中非常看重的要素
  • (八)看电影是创客群体最喜爱的休闲娱乐活动
创客群体的发展需求分析
  • (一)行业发展前景是创客最为在乎的经济性诉求
  • (二)创新生产工具是创客群体普遍关注的诉求
  • (三)手机/微信/WiFi/VPN已成为创客工作环境中的必需品
  • (四)包容性环境与自由的生活方式备受创客青睐
  • (五)生活文化设施是创客较为重要的生活需求
  • (六)结识创业导师与同行交流是创客普遍关注的内容
  • (七)对文化性与生活类需求总体上比较明显
创客群体的流动机制分析
  • (一)关于创客群体城市流动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人口流动影响因素的文献梳理与研究假设
  • (三)概念界定与变量操作化
  • (四)实证分析
兼与上海、深圳的比较
  • (一)发展需求的比较分析
  • (二)流动机制的比较分析
  • (三)创客空间的比较分析
·讨论与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