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青春集结号”孤儿成长小组
作者:
秦均平
出版日期:
2017年7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10333字
所属图书:
社会工作案例选编(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07.124-142
秦均平
摘要:
本文为“青春集结号” 孤儿成长小组案例,小组工作对象是在社会福利机构中长大、身心基本健康的成年孤儿。小组工作人员通过与成年孤儿的面谈和访谈机构工作人员,较全面地了解成年孤儿社会融入过程中的需求,据此设定小组工作的目标和策划小组活动环节,且在小组活动实施过程中根据小组成员呈现的新问题调整了活动方案,体现了实务工作螺旋上升的过程。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孤儿
成长小组
作者简介:
秦均平: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社会学会理事,杭州市人口学会常务理事。
相关报告
社会福利院工作人员成长小组
“社会工作者时代”成长活动小组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震后孤儿与监护家庭的需要及政策研究
中国孤儿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
机构供养孤儿成长个案
袁厉害事件 折射儿童福利困境
“幸福感”与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的新方向——以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为例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路径分析及对社会工作教育的启示——以专业化运动理论为视角
精神分析理论的百年发展及其反思
文章目录
·
小组名称及性质
小组目的和目标
1.小组目的
2.小组目标
小组设计的理论支持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小组动力学
3.社会学习理论
小组工作模式
1.互动模式
2.发展模式
·
小组成员招募
·
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评估
1.过程评估
2.结果评估
·
所需物质
每节活动计划
第一节活动:架起沟通的彩虹桥
第二节活动:我乐观,我自信
第三节活动:我看我能行
第四节活动:爱之源
第五节活动:生命的价值
第六节活动:我的未来我做主
·
应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