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我国草根体育组织发展研究

作者:
冯晓丽
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
报告页数:
34页
报告字数:
26287字
所属图书:
民间体育组织:中国经验与本土治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会结构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时代是一个新思想、新观点、新技术相融合的时代,通过网络人们可以有平等的话语权并满足现实的需要。“草根”一词所萌发的新义源自西方文化,“直译自英语的grassroots一词”(高王永,2000),本义为“乡村(地区)的”,后引申出“普通人的、平民的、群众的、民间的”等意义。草根体育组织指那些根植于民间,属于民间自下而上发起的,不被现行法规正式认可,但在相当程度上具备民间组织核心特征(非政府性、非营利性)的各类体育组织(张宏伟、成盼攀,2013)。正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自下而上的草根体育组织具有新型的沟通交流平台。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影响社会发展进程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参与体育的热情。研究发现,以各类体育运动为兴趣的网络化草根体育组织迅速发展,数量、规模呈加速发展态势,借助互联网技术,网络化草根体育组织实现了自主、自治、自我协调与自我管理,实现了虚与实,即“线上”与“线上”的互动和参与方式,实现了隔空、隔区域、虚拟个体身份参与体育的诉求,满足了不同社会群体平等、开放、共享、互助参与体育的目的和权利,突破了正式体育组织的形态。这种网络化草根体育组织的出现和成长深度影响着我国民间体育事业的发展,也为民间体育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

中国发展研究草根体育组织

作者简介:

冯晓丽: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师范大学教学名师。现任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兼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委员、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研究与教育》编委。1994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2~2003年在华南师范大学做国内访问学者,2005~2006年在日本大阪体育大学做客座研究。研究涉及社会体育管理与体育组织、体育教学等领域。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等十余项研究课题,出版专著、教材5部,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二十余篇。获得山西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山西省高教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山西省第九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等。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化草根体育组织发展
  • 研究背景
  •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山西省网络草根体育组织发展现状
  • 山西省网络草根体育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咕咚临汾跑团个案分析
  • 网络草根体育组织发展的思考
第二节 “黎明脚步组织”培育和发展
  • 新媒体时代与草根体育组织
  • “黎明脚步组织”的发展概况
  • “黎明脚步组织”发展面临的困境
  • “黎明脚步组织”培育和孵化
  • “黎明脚步组织”的发展反思
第三节 小结与思考
  •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政府与草根体育组织不同治理主体间的合作共治,明确合法性身份
  • 治理机制应由单一自治走向“政府购买服务”和“网络交换式”合作治理
  • 构建组织公共理性,增强民间体育组织的凝聚力
  • 积极拓宽思路、集思广益,创新丰富培育模式
  • 健全法治、加强社会组织立法,保证民间体育组织的良性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