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延安市农民技术经济合作组织调研报告
作者:
杨团
出版日期:
2009年10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字数:
24691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政策研究十年·研究报告选(1999~200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0.355-379
宓小雄
阎明
摘要:
农民的技术经济合作组织是不同于村委会的另类农村社区组织,目前被称为农村的中间组织或中介组织,它在生产者———农民和购买者———城乡居民和各类社会机构之间进行技术经济活动,主要解决售买双方之间的信息沟通、运输渠道、品种种类、时间和价格要求等问题。所以,这是一类与农民物质利益息息相关的组织形态。考察三农问题需要找到超越现行体制的新视角,切入这类组织,研究它的发展形态和对农民增收的效用,有可能找到与现行做法不同的组织和制度创新的新路径。另一个原因是,农民在粮食生产中已经没有了收益权,粮食作物种得越多,农民的亏损额越大。而农民不得不以非粮收益来补粮食收益的亏空。在适宜的非粮农业领域里,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被公认为是发展中间组织,避免市场中间商的盘剥。课题组经过考察,发现延安市的农业发展战略已经打破以粮为纲、多种经营的传统结构,走向以林果、畜牧、棚栽三大非粮产业为主导的新格局。这些非粮作物产值的年均递增率达到11%,2001年,粮食作物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经下降到31.4%。非粮作物的高成长率,表明农民的增收有了基本条件。但是,条件不等于现实,要把增收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需要研究如何培育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而构成这个体系的细胞是农民的技术经济合作组织。
关键词:
农民
延安
经济合作组织
作者简介:
杨团:
相关报告
社会转型与农村社会组织成长
村改居居民的合作诉求及其实现
“红色”娱乐
遵义、赣州、延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比较研究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朴素幸福观刍议
不激进的革命——延安乡村建设再认识
农业社会化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的延安实践
导论:国家与农民关系的三层分析——以农民上访为问题意识之来源
从抗争政治、底层政治到非抗争政治——农民上访研究视角的检视、反思与拓展
国家后撤与市场进入:地缘圈的再度松散
文章目录
·
为什么选择农民技术经济合作组织作为调查重点
调查状况
(一)延安市农业技术协会的基本状况
(二)安塞县农村技术经济组织发展状况
(三)洛川县农村技术经济组织发展状况
(四)甘泉县农村技术经济组织发展状况
关于延安农村技术经济组织发展的若干问题
(一)对延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印象
(二)与农村技术经济组织发展相关的主要问题
延安农民合作组织模式探索
(一)农合与农技协以及专业公司的异同
(二)合作社在中国的历史及其国际背景
(三)国际组织对合作社的界定
(四)农合组织研究
(五)对发展延安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议